在看《姊妹》這本書時,電影「亂世佳人」的一些場景屢屢浮上心頭──廣大的棉花田、黑奴議題、女主角郝思嘉與她黑人嬤嬤之間的互動……雖然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也讓奴隸制度在美國南方最終被廢除,但在美國南方,富有的白人家庭僱用黑人幫傭,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而且不平等的對待依然存在,一如《姊妹》書中的故事般。

1962年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的一個小鎮,黑女僕愛比琳、米妮和善良的23歲白人女孩史基特,在保守的60年代不分黑白地首次相聚,接二連三的黑人遭虐事件,以及一個「幫傭專用廁所」事件,使得這些女人在膚色黑白分明、道德黑白卻模稜兩可的年代裡,她們的相遇卻為民權運動發生前黑與白間搭起了最初的橋樑。透過黑傭訴說人生,白人女孩記錄並改造故事,三位女性的輪番告白,以充滿感情的筆調,將人類追求夢想、自由與平等的渴求與良知淋漓展現,也將愛與痛苦,恨與信仰,恐懼與勇氣交織其中。

在看《姊妹》這個故事時,小編從來不知道(也無法想像)在那個年代裡,一個黑人小女孩出生後,似乎就命中注定的要成為幫傭,當她十四、五歲時,母親就會教她到白人太太家做事的規矩。米妮的母親告訴她,守則一:少管閒事;守則二:永遠不要讓白人太太逮到妳坐在她的馬桶上;守則三:給白人做菜試味道的時候,一定要換根湯匙;守則四:每天就用同一個杯子、同一根叉子、同一套餐盤,收的時候也要另外放;守則五:在廚房用餐;守則六:不可以打小孩;守則七:不准回嘴。>>看更多,就點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