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看著書介上寫著:「為了茶道和美,連生命也可以拋棄」的句子,心想是如何的信念,才能有如此這般對於「美」的堅持。細讀之下才知,原來主角千利休真有其人,而且還是日本大名鼎鼎的茶道大師,先後被織田信長及豐臣秀吉重用過,只可惜晚年不保,當政的豐臣秀吉因為受不了千利休的民間聲望,就藉口平亂,頒佈身分法令,以莫須有的罪名勒令千利休切腹結束一生。

《利休之死》一書即根據此日本史實撰寫而成,故事敘述千宗易以獨特的風格,在茶界大放異彩,並被豐臣秀吉收為茶頭,天皇賜號「利休」。原本秀吉十分欣賞利休能夠精準掌控茶道與美的內涵,然而高傲的他卻漸漸無法忍受那些對利休一面倒的推崇,越發不滿。從單純的擺設茶席、評鑑茶具,都讓秀吉心生妒忌之心,而一只神秘的綠釉香盒更成了間接導火線。隨著利休傳奇一生逐漸浮上檯面,隱藏在背後的竟是一段讓他終生悔恨追憶的年少愛戀……

姑且不論故事是否與史實完全相符,然而作者山本兼一利用時間逆行的倒敘手法,並巧妙加入高麗女子和她所持有的綠釉香盒幾個神祕元素,就足以讓人為作者鋪陳故事的功力喝采。此外,作者深刻描寫日本文化精髓──茶道美學的奧妙,也著實令小編十分讚嘆。

日本人品茶的地方稱為「茶室」,利休將原有的四疊半空間規格,漸進由三疊半縮減為兩疊,然後又縮減成一疊半,因為他覺得這樣狹窄的空間,才能和前來喝茶的客人更加貼近、暢所欲言;而品茗之前,會先為客人精心準備一些菜肴或糕點,除了填飽肚子,並先為口中帶來幸福的滋味;至於「茶室」內花的擺設也是大有學問,依照不同的時令及花種,會為茶間帶來不一樣的視覺觀感,讓客人在品茗之餘,更覺心曠神怡;而從使用的茶具及泡茶的動作中,更可以清楚窺見一位茶人的風骨,如果茶杓的竹節位置差一分,使用起來就不會順心、泡茶時,蓋置放的地方差了一個榻榻米的距離,內心就會感到痛苦……就是這種凡事追求「完美」的精神,讓日本的茶道可以更上一層樓。>>看更多,就點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