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是一種看似神秘又令人費解的奇特現象。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節目裡看到,催眠者在催眠師的引導之下,瞬間陷入沉睡,做出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似乎一旦被催眠之後,人就會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任由催眠師擺佈。然而,「催眠」的真相到底如何?「催眠」又是用什麼方法讓人看來完全沉睡?而催眠師又真的能夠運用催眠的手法,達到操弄人心,為所欲為的目的嗎?

《催眠瑪麗亞》即在闡述一個關於催眠及意念的故事,傑米.富比士是個飛行教練,某天他在飛行中聽見無線電傳來一位女子瑪麗亞的求救:「機長死了,而我不會開飛機!」於是傑米隔空對著瑪麗亞說:「假裝妳自己是航空公司的機長」,並指導她將飛機安全降落,救了兩條人命。事後瑪麗亞對記者說,是傑米用催眠術救了她。然而傑米自認根本不懂催眠術,於是他想起三十年前,被催眠大師「黑神話」關在一間看似是石頭密室的往事……

傑米只是引導著瑪麗亞平安駕機降落,但瑪麗亞卻說是傑米「催眠」了她;而曾看似被困在石頭密室的傑米,黑神話卻對他說:「你只要穿越牆壁就可以走出來。」這中間到底有什麼奧妙之處?

其實,《天地一沙鷗》作者李察.巴哈想要傳遞給讀者的是「不要低估自己心靈的力量」,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小編認為這和「念力」或是「吸引力法則」有些類似,只不過巴哈透過另一種形式(所謂暗示或則說是催眠)來闡明罷了。

像是我們常不自覺會說「我覺得」「我應該」「你必須」……或是使用一些價值判斷:好、壞、不錯、邪惡、最好、沒用、很棒、迷人、傑出、浪費時間等等,其實這些都是「暗示」或「催眠」,「每一句陳述都不是單純的陳述,而是一種暗示,每當我們接受一個暗示,就會讓自己陷得更深一點,而且每一個暗示都會自我強化。」所以,相信你也和小編一樣有過這種經驗,「當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只要告訴自己心情棒極了,那種壞心情的感覺,就會隨著每一個『暗示』而逐漸消退。」原來,生活當中每一句不經意的遣詞用字,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支配著我們的行為舉止、並牽引著事情的結果,實在不可不慎。>>看更多,就點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