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阿菩所著的《魔獸屠城:山海經密碼1》(時報文化)後,內心隨即激湃起強烈的感受,那是深深的遺憾。

這遺憾並非對故事發展、人物刻塑的渴求未滿,確切說來,應是「啊,被寫走了」這種說時遲那時快的扼腕情結。我是有這樣偏執的認同:每個熱衷於神話或奇幻範疇之屬的讀者必然對《山海經》愛不釋手,其中兼為寫手或作家身分者,在創作這個文類的同時,也多少會懷抱重現《山海經》的想望。道理並不難解:載於卷內的百餘邦國各有其獨特,「古」意充滿偏又新鮮得叫人拍案的山水風物,非但體系完備,每個單章都具足發展為一篇故事的價值。這或許能解釋,與其以史學視角將之歸類為先秦時代的地誌,不少人更情願把它看作文學的永恆酵母,或許,將它比做印地安納瓊斯披星戴月、深入走訪的秘魯叢林,也不失為一種浪漫的狂想?

然後,阿菩把我們都幻化為印地安納瓊斯,在以文字構築的叢林間按圖索驥,去發現,去挖掘蘊藏於《山海經》之中的寶物。工心計的九尾狐、毒火雀池、招搖山、日行千里的珍獸騶吾等等,都是商國王孫有莘不破遊蕩於異地時的先後遭逢。而隨著劇情的超展開,更多奇人神物在出乎意料的場景出現,由點連結成面繼而鋪開一道漩渦,造就了《山海經密碼》一至四──魔獸屠城、決戰滇池、水漫大陸、血宗密謀──的精彩。其間不僅有《山海經》之血骨,文字的美感也是隨處可見,如首部第三章裡針對刀槍不入的蠱雕第一次皮破血迸、苦吞敗果的描述:
「……就在蠱雕剛剛產生大恐怖的時候,一陣穿透腦腔的劇痛讓牠連恐怖的感覺也失去了。刀槍劍戟般的樹枝從蠱雕的眼耳口鼻中生長出來,一彈指間枝開葉茂,再一彈指繁花似錦,紅豔豔的桃花把這個空蕩蕩的幻境點綴得詭異而華麗。」>>看更多就點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