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吳若權來說,這是個很特別的夏天。這個夏天他走在街上,特別過來致意的人明顯變多了,多半是老師,以及忽忽已中年、後中年的五年級生。
「開學以後,我一定把你的書推薦給學生。」老師會說。
「吳若權,你寫出了我們和父母的依存關係,親情的矛盾和細密。」中年人則這麼說。
他們說的是《相依》(時報文化),吳若權的第79本書,但卻是他第一本寫親子之情的書,寫的是他十二年來陪伴中風母親的種種。十二年,他從一個受母親照顧、被「監控」的兒子成為一個照顧者,從角色初初轉換的慌亂、衝突不斷到如今可以事事站在被照顧者角度設想的溫柔與體貼;又從當下的位置悠悠回顧家族的時移事往以及與父親母親的關係,被定位為兩性作家、愛情導師的吳若權因此有了一番不同面貌,不再只是年輕孩子的「若權大哥」了。
而這樣一種「往上書寫」的親子關係剛好填補了書市的一塊空白,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中年子女與高齡父母的親子故事可望成為新興的書寫領域,《相依》的暢銷將是一個指標。>>看更多,點我,點我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