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美學大師蔣勳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然而在2010年底,他卻因為心肌梗塞緊急入院,在加護病房住院數天後才逐漸康復,回歸正常生活。這場大變,也讓他對「生死」以及「肉身」的意義有了更深層的的體悟。

「身懷命終,又復受身──」《阿舍經》說到肉身敗壞,生命終了的時刻,卻又恐懼悲憫著還有另外一個肉身在等待著。於是他不禁自問:「在『身敗命終』的時刻,我會希望還有另外一個新的肉身來接續這敗壞已經不堪使用的肉身嗎?」

就是這樣一個疑問,他開始從古老神秘的埃及出發,沿著希臘、羅馬文化藝術相續不斷發展的軌跡,延伸出「凝視死亡」「肉身救贖」「肉身美學」「肉身覺醒」等主題探討。在蔣勳老師詢詢善誘的引領及啟發下,小編著實體悟到那無窮無盡、關於「生死」及「肉身」的美學新感受。

談到「生死」的追尋──埃及人相信死亡是「靈」(Ka)離去了,所以要好好守護肉身,不朽,就是肉身存在,所以他們會用各種嚴密的方法,把肉身製成木乃伊,存放在牢固的巨石棺槨中,封存在巨大的金字塔裡,期待肉身復活;但印度處理肉身死亡的方式卻與古埃及完全不同,恆河邊一座一座冓木架成的床,上面躺著一具具等待處理的肉身,燃起冓火,肉身敗壞,隨灰燼一起推入大河,令人敬畏的是,新生嬰兒也在同一條河沐浴,誦念祝福;反觀中國儒家則是避談死亡的,「未知生,焉知死」,把思維的重心完全放在「生」的價值,缺少了「死亡」議題的探討,所以也常常缺少了面對「死亡」的經驗記憶。>>看更多就點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