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悅書世界 (15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午,同事拿了加熱好的便當加入我們的小圓桌午餐飯團。

「今天自己帶便當啊?」(平常我們都是外食族)
「對啊!我老公做的咖哩。」
「妳真幸福!」(大家露出羨慕狀)
「所以我被幸福餵養的胖嘟嘟。」(帶「愛夫便當」的同事露出甜甜的笑容說)

甜蜜的「咖哩便當」露出的幸福之光,真是讓我們閃到了。

中午的小花絮,讓小編想到前幾日看的《幸福便當時間》,這本書裡訴說著39個幸福便當的故事,便當的主人有海女、高中生、業務員、樂官、耍猴人、砂浴服務員……各種職人帶著由母親和父親、妻子和丈夫、孩子、朋友、戀人做的便當,讓我們看見人生的各種面貌,悠閒溫暖的吃出便當的回憶。

某位護士說到魚肉香腸,小時候有一天打開便當蓋,發現怎麼整個都是粉紅色的?原來是她母親將魚肉香腸剁得碎碎的,灑在米飯上,看起來就像是花開一樣漂亮,她為媽媽的童心未泯感到高興。而這樣的童心未泯是會傳染的,後來她為讀幼稚園的女兒做便當時,也會試著變些花樣。某次將玉子燒做成愛心狀,女兒放學回來後對她說:「媽媽,便當裡有幸福的樣子耶!」我想,聽到這句話的父母,即使需要很早起來準備便當,也會做得非常歡喜吧。>>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妻子外遇的故事,我非親口說出不可。三個男孩,一個丈夫,她卻還要另一個愛慕她的男人。儘管在我懷裡,她卻比這輩子的任何時刻都要更孤寂。」現代社會外遇出軌的故事層出不窮,也幾乎大同小異,所以當小編看到這段文案時,不禁也帶著「這個故事能有何吸引人之處」的懷疑態度開始閱讀。

整個故事,以男主角彼得為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展開,「我們盡力了,身為丈夫和父親的我們,真的盡力了。」並緩緩和盤托出妻子外遇的經過。不過,小編在閱讀時,總是不停揣想著:「妻子離開我的理由,究竟是什麼原因?」但沒想到這個答案卻要到小說即將結束的最終章才出現,而且果真是個致命的理由,著實令人驚呼不已。

但先不論「妻子離開我」真正的理由是什麼,小編光看故事的鋪陳及架構,就可以窺見作者南西.伍德拉芙說故事的功力一流。她將兩個不同年代的職業婦女──18世紀英國最富盛名的女演員朵拉.喬登以及21世紀三個男孩的母親喬琪,巧妙地連結在一起,相隔兩百多年的兩個女人,卻遭遇同樣的人生掙扎與難題,也都因為身為女人對愛情與舞台的熱情,讓事情轉向無法挽救的毀滅……>>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應該都看過雪景球,玻璃球裡裝著美麗的景色,搖一搖,就會看到雪花飛舞。這個有趣的小玩意兒,據說第一次是出現在1878年的巴黎博覽會上,之後行銷全世界,特別是在白雪靄靄的耶誕節時,許多人將它當成小禮物。

故事從被男友劈腿、親妹妹背叛,而且又失業的凱莉為療傷和姊妹淘蘇珊、愛莉森一起去旅行開始。凱莉走進一家古董店閒逛時,看到一個自十九世紀流傳至今的雪景球,雖然外觀好舊,但玻璃球裡的景色迷人:一家玩具店靜靜立在阿爾卑斯山小鎮的中心。她搖了搖玻璃球,看著雪花旋轉,緩緩落在玩具店前的守護天使雕像上。她想買來當作紀念品,但聽到價格後讓她倒吸了一口氣,老闆微笑的看著她說:「我想,如果合適的買主出現,我願意降價。」並告訴她一個好美的故事,凱莉聽完故事,決定將這件與她有著特殊緣份的古玩帶回家。

在某個無眠的夜裡,凱莉輕搖雪景球,卻發現雪景球裡的景色改變了。還是有一家玩具店,但地點卻成了西雅圖著名的派克市場。這家新玩具店的櫥窗裡擺了棵超大的耶誕樹,上頭掛滿了風箏和洋娃娃,四處散置著可愛的填充玩具。可是當她拿給蘇珊和愛莉森看時,她們看到的卻還是原來阿爾卑斯山小鎮的景像,並且懷疑那是凱莉的幻象。這是怎麼回事?凱莉決定去派克市場一探究竟,沒想到她真的找到了那家玩具店,櫥窗裡的裝飾,和她在雪景球裡看的的景象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入口處出現一個高大的男人……凱莉的人生奇蹟就此展開而她的好友──蘇珊和愛莉森,又會發生什麼奇蹟呢?>>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某天和母親去菜市場買菜──
菜販:「妳女兒喔!」
母親:「對啊,都在台北工作,剛好放假回來。」
菜販:「很孝順喔,陪媽媽來買菜!」
母親:「對啊,都幾歲了還不嫁,還孝順咧!」

又或者碰到同學來訪時──
母親:「你們是同學喔,好厲害啊,小孩都這麼大了,不像她……」
同學:「沒有啦,她這樣比較自由啊!」
母親:「現在說自由喔,老了就孤單啦!」

甚至是母親的哀怨碎唸──「這件衣服是買來等妳結婚請客的時候穿的,結果樣式都退流行了,也變胖了,穿不下了。」

每次回中部老家,類似這樣的對話就像唱片跳針一樣,在小編和小編的媽之間不斷上演,所以閱讀這本書時也特別有感覺,作者米果道出了許多熟女們無奈的心聲,真想跟她一樣大聲疾呼:「只想一個人,不行嗎?」

米果曾在部落格寫過一篇回應衛生署長的〈不結婚是神經病,你現在才知道〉,讓數十萬名網友轉傳分享,就收錄在本書中,她覺得結不結婚是個人體質和晚飯進食習慣不同的問題,但卻總是有好多人愛問她:「還好嗎?」或用同情的口吻說:「像妳這麼賢慧,不結婚好可惜。」讓她不禁抓狂道:「我們即使很正常也要裝成不正常,有實力也要裝成肉腳,這樣才能讓結婚或離婚的人有身為一軍二軍或打獨立聯盟的快樂啊,這樣不是神經病還是什麼。」看完這段文字,小編只想拍手叫好,「如人飲水,冰暖自知」,拜託這些厝邊鄰居、親朋好友,甚至是衛生署長,請不要再對我們報以同情的眼光了。>>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果有人發展出用來配對婚姻的完美演算系統(據說這套系統萬無一失,配對完美無缺),而政府利用這套系統來幫你找到終身伴侶,再經由一場盛大的「配對宴會」介紹你們認識,你願意接受這場安排嗎?

在「社會國」裡,每一位公民都可以輕鬆的過日子,他們沒有升學壓力、不用為五斗米折腰,不用煩惱遇人不淑,也不用擔心老後生活,因為國家將為你安排飲食,為你分配娛樂,你可以隨意欣賞精選名曲百首、精選名畫百幅、精選故事百篇、精選詩集百首……你不需要學習多餘的知識(除了精選,其餘皆銷毀了),不需要耗費不必要的心力(創意是最多餘的)。在這裡,國家決定一切,包括愛情、工作,甚至死期!

是的,別懷疑,由於在舊時代,死亡會發生在不同年齡、任何場所,甚至於可能會孤單死去,為了公平,也因為國家認為沒有人應該孤獨迎接死亡,所以在每個人80歲當天,會在家中安排一場「最終宴」,家人都會在身邊話別,可以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平常為了健康,食物中的養份都經過精準的計算,無法大快朵頤)。至於死期為什麼安排在80歲?因為所有研究都顯示最適合死亡的年齡是80歲,一旦超過80歲,老化所帶來的的各種屈辱很難再受到控制。但值得慶幸的是,死亡並非是終點,因為有一天,「社會國」可能會用冷藏細胞樣本,找出把逝者帶回人間的方法。>>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美學大師蔣勳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然而在2010年底,他卻因為心肌梗塞緊急入院,在加護病房住院數天後才逐漸康復,回歸正常生活。這場大變,也讓他對「生死」以及「肉身」的意義有了更深層的的體悟。

「身懷命終,又復受身──」《阿舍經》說到肉身敗壞,生命終了的時刻,卻又恐懼悲憫著還有另外一個肉身在等待著。於是他不禁自問:「在『身敗命終』的時刻,我會希望還有另外一個新的肉身來接續這敗壞已經不堪使用的肉身嗎?」

就是這樣一個疑問,他開始從古老神秘的埃及出發,沿著希臘、羅馬文化藝術相續不斷發展的軌跡,延伸出「凝視死亡」「肉身救贖」「肉身美學」「肉身覺醒」等主題探討。在蔣勳老師詢詢善誘的引領及啟發下,小編著實體悟到那無窮無盡、關於「生死」及「肉身」的美學新感受。

談到「生死」的追尋──埃及人相信死亡是「靈」(Ka)離去了,所以要好好守護肉身,不朽,就是肉身存在,所以他們會用各種嚴密的方法,把肉身製成木乃伊,存放在牢固的巨石棺槨中,封存在巨大的金字塔裡,期待肉身復活;但印度處理肉身死亡的方式卻與古埃及完全不同,恆河邊一座一座冓木架成的床,上面躺著一具具等待處理的肉身,燃起冓火,肉身敗壞,隨灰燼一起推入大河,令人敬畏的是,新生嬰兒也在同一條河沐浴,誦念祝福;反觀中國儒家則是避談死亡的,「未知生,焉知死」,把思維的重心完全放在「生」的價值,缺少了「死亡」議題的探討,所以也常常缺少了面對「死亡」的經驗記憶。>>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裡,讓人看到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而在《救贖清單》中,小編領略到──人生沒有後悔藥。前者是主角真心被感謝的故事;後者則是主角真心贖罪的故事,不過這兩本書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讓人深切反思自己存在世間的價值及看到愛與寬恕的力量。

聖誕節前夕,人見人恨的營建業大亨基爾居然在報上看見自己的照片,而照片上頭的新聞標題寫著「本地房產大亨車禍喪命」!看見自己死亡的消息,他猜想是媒體搞烏龍了,死亡的應該是另一個也姓基爾的人。但當他看到網路湧進成千上萬對這則新聞的評論時,他再也笑不出來……

「缺德鬼基爾死了!」「我們何必尊重他?基爾根本不尊重活著的人。」「贊同,他準備跟他罹患癌症的老婆離婚,他老婆做化療的第一天回到家,法院傳票就來了,誰會做這種事情?」「基爾堅持不浪費一毛錢、一秒鐘來佈置過節氣氛,他說聖誕節裝飾品是『發光的廢物』。」……每則評論都讓他看的很憤怒,唯獨帳號「希望17」在為他辯護──「我會永遠愛著以前的他。我只希望能救他一命,我願意以任何東西來換取他的性命,我願意用一切換回我嫁的那個男人。」

基爾不明白,他對妻子莎拉做了那些事情之後,她怎麼還能這麼在乎他?還有,原來他在別人心中是「沒心沒肺」「魔鬼」「暴君」「冷血自私」……他覺得噁心、憤怒、遭人背叛,但還有一個更強烈的感覺湧出──他感到羞愧。

基於無法完全解釋的理由,他去出席過世基爾的追悼會,那位基爾是校車司機,住在貧民區一間窄小的木瓦平房。令基爾大為吃驚的是來弔唁的的人大排長龍,每個人都對過世的基爾充滿感念,稱他是「上帝派到這世間的好人」。爾後基爾回到車上時打電話給他的秘書,「琳達,妳已經跟在我身邊很長的時間了,除了目睹我事業上的飛黃騰達,也見證我人生的沉淪。妳看著我的兒子在沒有父親的陪伴下長大,妳看著我的婚姻破碎,不管妳喜不喜歡,妳見證了我的人生……我需要妳的幫忙,我希望妳替我列出一份名單……我需要我傷害過的每個人的姓名,以及我對他們犯下的惡行。還有,我需要知道他們在哪裡,我要彌補他們。」很快的,基爾拿到了那份「救贖清單」,但錯誤的事、錯過的人生,是否能接受彌補呢?>>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是2009年亞太影展最佳影片「天虹戰隊小學」的原著,改編自印尼作家安卓亞.西拉塔(Andrea Hirata)多年前出版的同名小說,描述1970年代印尼某貧窮島嶼,認定「窮人家的小孩沒資格上學,最好去做工掙錢」,但十位小朋友仍排除萬難求學的感人故事。小編雖然沒看過電影,但著實為書中這群師生經歷的所有荒謬及辛酸的事而感動,也被他們那一股單純堅持的傻勁所震懾!

在南太平洋上,有座印尼最富裕(產錫)的島嶼勿里洞島,島上卻有一間破洞比磚瓦還多的穆罕馬帝亞小學。奉教育部之命,這學期若招不到十名新生,學校就要被迫關閉。眼看開學日將盡,卻只到了九位來自不同背景但同樣貧困的小孩,就在老校長要宣布解散的前一秒,隨著智能不足的哈魯的到來,也開啟了改變這群孩子一生的故事。

學校雖然存活下來,但等待他們的卻是克難的學習環境──學校只有兩位老師,負責所有科目與年級,學校彷彿隨時會倒塌,年僅十五歲的女老師慕絲撐著芭蕉葉在下雨的教室講課,最會說故事的老校長哈范先生則賣菜為學生買課本,學生也沒有制服、甚至沒有廁所,學校就在樹林旁,只能溜進樹叢裡解決,學校裡也沒有急救箱,無論是拉肚子、咳嗽、感冒、發癢,只能吞食一種名為APC的治百病神藥,班上最聰明的學生每天千里跋涉,渡過鱷魚棲息的沼澤來上學,但他卻從來不缺席……如果不是那份對學習的熱忱,小編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理由可以讓他們如此孜孜不倦。>>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年台北電影節」開幕片「吐司:敬!美味人生」的同名書近日出版,這是改編自英國名廚史奈傑的同名回憶錄,故事連結了情感、記憶與味蕾,讀來真是美味可口、溫馨幽默!

史奈傑在近十八年來一直是英國美食專欄作家和觀察員,也是知名美食節目的主持人,在節目中常教授一些簡易製作的家常菜,頗受歡迎。會成為一位偉大廚師不是沒有原因的,有一位不擅長廚藝的母親和為賭氣而決心跟廚藝一流的繼母一較高下的心態,促使他踏上追尋美味之路吧。

吐司,在他生命中形成重要記憶,帶來喜樂、悲苦和重生。

首要記憶是他對母親的懷念。「母親的烤焦吐司就像每天早晨太陽上升一樣自然」,但「你不可能不愛為你烤吐司的人。當你的牙齒穿透烤過後的吐司粗糙的表面,進入底下鬆軟的白麵包時,這些人的所有缺點……立刻變得無足輕重。一旦那帶點鹹味的溫熱奶油接觸到你的舌尖,你立刻為之神魂顛倒,聽任他們擺佈。」即使「每天廚房充滿嗆鼻的焦吐司味」,但在上述那短短的一段文字中,不難看出史奈傑對母親的愛。

對母親的愛也使得他對父親再婚不滿。當父親對他說已經向瓊安(繼母的名字)求婚時,他很想告訴他「我放學回家後她不准我烤吐司,她說因為我會把麵包屑弄得到處都是,而她一整天都在『清理這個該死的廚房』。」其實他最想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像媽咪。」>>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編在閱讀這本書之前,對「優人神鼓」只聞其名,卻著實沒有看過他們的表演。只概略地知道,位於台北郊區老泉山上的「優人神鼓」,是結合果托夫斯基身體訓練、東方傳統武術、擊鼓、靜坐、太極導引、神聖舞蹈等元素,並廣闊運用音樂、戲劇、文學、舞蹈、祭儀等素材,實踐道藝合一、東西交融理念的一種獨特的表演藝術。

1988年,「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帶著跟隨波蘭戲劇大師果托夫斯基一整年在山林中所培養出的專業訓練特質,專志研究「一個表演者」身心的開發,進而創立「優劇場」。本書即是她在1984至 1985年間,在美國加州果托夫斯基工作坊接受嚴格訓練的珍貴記錄與學習心路歷程,也是她日後回台創立「優劇場」,以及將「劇場」和「擊鼓」這兩項藝術結合在一起,並以靜坐作為表演質地的基礎,是造就「優人神鼓」獨特表演風格的重要關鍵。

透過本書,你將不難瞭解「優人神鼓」為何能形塑出這麼獨特的表演風格來,因為小編在書中就見識到,創辦人劉若瑀在美國加州訓練坊時所接受的特殊訓練,是如何的嚴厲,沒有意志力、想要自我挑戰的人,應該很快就會打退堂鼓了。

劉若瑀說每次一開始訓練,邊唱海地的歌邊跳yanvalu(一種脊椎蠕動的動作)的舞蹈,一唱就是三到四個小時,有一次用yanvalu的動作一直蠕動背脊,大約一個小時後,她的腰痛到不行,很想停下來,但又不敢開口,眼淚就汪汪地流了下來,但其實到第三個小時腰已經不痛了,她認為是因為超越了自己;此外,還要做「快走」(fast walk)訓練,一個人接著一個人成一條線,走在後面的人只要盯著前面的人的後腦勺就好,不要分心看週遭的事物。一開始速度還算平緩,但沒想到前面的人腳步愈來愈快,簡直就是快跑了,地形更是崎嶇不平,她走得上氣不接下氣,但還是只能盡力地完成……類此挑戰自我極限的訓練,可說不勝枚舉。>>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亞歷克,你要到哪裡高就?喬治五世酒店?麗池酒店?」
「都不是,我要加入假日酒店。」
「假日酒店!為什麼?哪一間假日酒店?」
「拉薩。」
「拉薩?」
「沒錯,是西藏的拉薩。」
「你要去拉薩?!去拉薩?!拉薩?!」

以上是亞歷克.勒.蘇爾與朋友的對話,那一年他25歲。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他的決定讓朋友驚訝不已。那一年是1987年,西藏拉薩剛歷經一場動亂,那時的西藏未正式對外開放旅遊(需要經過重重申請才得以進入),而他卻決定簽下兩年合約,到世界最偏遠的角落從事與旅遊有關的工作。可想而知這個工作是辛苦的,文化差異、高海拔(3,680 米)、生活條件不夠現代化……但他沒有抱怨,反而以幽默的筆調敘述在拉薩的生活,各種你難以想像的爆笑場面逐一登場!

在那時的拉薩假日酒店裡,分為「甲黨」和乙方(十位外籍經理人),雙方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繁文縟節,以及無休止的會議而彼此依賴、互相牽制(這個局面持續到1997年「甲黨」和假日酒店解除合約為止);送洗的衣物回來後是縮小的襯衫,染上了送洗前並沒有的顏色,毛料外套熨燙的光可鑑人;酒店理有三十一台電視不翼而飛,但安全主管指出「兩年前的財務失?報告,就已經有四十八台電視不見了……」相較之下,顯然他們的部門工作成效相當不錯了;飯店舉行宴會時,大批不速之客(蒼蠅)空降而來,有直挺挺摔進玻璃杯裡的,只見「活佛一派平靜,用指頭把牠拽上來,溫柔的放在他的餐巾上,好讓牠弄乾身體……」;冬季鼠輩大舉入侵,他們跑到酒店廚房尋覓溫暖及食物,某次大舉的捕鼠動作,「最後整座酒店一共捕到四百四十隻老鼠」……真是駭人的飯店啊!不過,在二十餘年後的今日,現今的「拉薩飯店」(「甲黨」獨立經營)已是四星級旅館,往日的窘態應已不復見了啦。>>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人說「相愛容易,相處難」,小編也始終這麼認為,因為在我們周圍許多人,甚至是我們自己,或許都曾因為在愛情與婚姻中沒有學會溝通,學會如何處理爭執,以及清理吵架後殘餘的情緒垃圾,因而積聚了愈來愈多的矛盾,並且讓這樣的垃圾死角,堆砌起來,霸道地湧入兩人世界中。到最後除了分道揚鑣,各走各的,別無選擇。

有過一次失敗婚姻的安寧,為了避免再次的離異,決定與剛認識的男友蒙牛進行「試婚」,並將相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與摩擦,包括金錢、父母、朋友、性愛、爭吵、工作、暴力、文化差異、生活習慣等等問題,透過一封封信件往來的方式,誠實地表達彼此的想法及感受。

小編很喜歡這樣的溝通方式,不僅可以避免當面訴說時的衝突與摩擦,而且有助於彼此進一步的認識及瞭解。

談「性格缺點」,蒙牛和大多數男生一樣,除了家裡髒亂不堪外,衣服也總是被泡在巨大的盆子裡,此外還會亂花錢、不作結婚購屋的盤算,以及對未來缺少計劃等等;安寧同樣也有讓對方不能忍受的地方,像是不管大事小事,都常用哭來作為結局,或者因為寫作,而忘了給花澆水、擦地板等份內事。不過,他們卻經由書寫,傳達了「我已經準備好在妳下次露出小缺點時,安然地接受它。」

談「曖昧關係」,一封蒙牛的女讀者傳來的「為何好幾天都不見你掛在線上,在忙什麼呢,有空聊聊好嗎?」簡訊,開啟他們之間的信件對談。安寧曾因接到類似的異性讀者簡訊,導致前男友大發雷霆的舉止,使她在心裡留下了陰影。所以她在信中表達了「我想知道的是,如果那個收到曖昧簡訊的人是我,你又會如何反應?」如果是一般情侶,小編猜想早就吵得不可開交,但因為是透過信件的沉澱,所以蒙牛經過一個晚上的輾轉反側,決定做安寧「會給妳更多信任空間的蒙牛」。>>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寄件人:芭芭拉‧帕克爾‧艾博哈特
時間:二00八年三月二十五日,星期二,下午五點二十五分
收件人:所有認識的人
主旨:死亡與超越死亡


親愛的朋友們,以及過去這幾天用言語、信息、精神、祈禱支持我的人:
在上個星期四到這個星期一之間,因為一場重大的車禍,我失去了我的丈夫海利以及我的兩個孩子帝莫和瓦倫婷娜。當時我沒有和他們在一起,我出門去了,所以現在還活得好好的。
我請求你們,在這時候為我做點什麼,說點什麼,請你們幫助我。
首先,你們的信息對我就是很大的幫助,因為我現在最需要的是感覺自己不是孤單一個人。你們發起的捐助也給了我很多實質的援助,我衷心感謝你們!
除此之外,能把我這幾天來的經歷告訴你們,對我也有很大的幫助。我希望不要有恐懼、羞愧、忌諱、悲傷或其他東西阻隔在我們中間。我還活著,而且希望部分「完全正常」的生活能繼續,請不要害怕面對這部分的我,同時也像我挑戰。查覺到生命的各個面向,這感覺真好!
然而另一方面,我在過去五天面對了三次死亡。我想要告訴你們事情的經過,請與我同在。

在芭芭拉生日前夕,因為一場車禍,奪走了她的丈夫和孩子,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她痛不欲生,但她知道自己需要幫助,於是對所有她認識的人發出了這封e-mail。這是一封讓人動容的e-mail!她的勇敢面對震撼了大家,也因此,芭芭拉的故事漸漸地在奧地利蔓延開來。

要面對至親的過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突發狀況下一次三人。但或許是長期和海利一起在「紅鼻子小丑醫生組織」服務,他們以小丑的角色為病童帶來歡笑使然,讓芭芭拉選擇為家人舉行一場充滿歌聲、小丑與彩色氣球的「靈魂的饗宴」,與丈夫及兒女告別的同時,也慶祝他們靈魂的新生。>>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始終逃脫不了生老病死的糾纏,尤其是死別的傷痛更是令人永生難忘。因此每個人在描繪失去至親時的悲痛方式也都不一樣,澳洲暢銷作者布萊思.寇特內在《愚人節說再見》赤裸寫下血友愛滋病患兒子短短24年的生命,以及家人共同對抗死亡威脅的心路歷程;美國作家瑞.科倫則在妻子36歲時因癌症離開人世後,帶著他的小女兒搬到澳洲去生活,為了療癒心中的傷痛,於是他著手寫下了《陪妳到最後》一書,兩者皆因故事真切感人,因而擄獲了許多讀者的心。

《兒子》一書作者米歇爾.侯斯坦同樣經歷喪子之痛,不過他選擇在故事中用死去的兒子作為第一人稱的主述,來省視他這個傷心欲絕的老爸爸。年僅21歲的兒子里翁,因為急性腦膜炎驟然離世了。自此,他的父親無時無刻不沉浸在哀傷的氛圍裡,每每睹物思人;並且不斷自責都是自己的錯,沒能早些發現兒子的異常狀況等等……這樣一位傷心無助的父親,懷抱著傷痛與疑惑,到底他要如何才能找到出口?

看這個故事,讓小編聯想到《蘇西的世界》一書,只不過這次是從小女孩的視角,轉變成一個男大生來俯瞰自己的親人,他發現「爸爸沒有一天不哭的……」「早上是他特別愛哭的時候……」「他又因為想起我而哭了起來……」他不禁自問:「爸媽要到什麼時候才會完全放棄搜索我蹤跡的機會呢?他們要到什麼時候才會冷靜地面對我的遺物,不再哭得那麼傷心?」作者雖然透過輕鬆語氣緩緩道出,但小編卻可以深切感受到文字底下,他對兒子的那份無盡思念,讀來讓人十分心酸。>>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仙百合代表奉獻、滿天星是永恆的愛、鬱金香是愛的告白……花朵除了美麗的外表,據說在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花語非常流行,每一朵花都有其代表的意義,他們藉由花語進行社交禮儀,藉由花語來表達甜言蜜語,真是浪漫!然而,《花語》中的女主角維多莉亞‧瓊斯,卻用花語來表達悲傷、孤單和懷疑。花語的含意真是有千言萬語啊!

維多莉亞是個孤兒,她遭逢一次次不順遂的寄養經歷,變得難以跟人親近。她不再期待,不再相信自己會被愛,在孤兒院被視為「沒人要認養」的小孩,直到9歲時遇見了伊莉莎白;伊莉莎白小姑獨處,獨自經營家族的葡萄園,她包容的疼愛維多莉亞,視她為親生女兒,教她花語的意義、分辨釀酒葡萄的成熟度。但任性倔強、桀驁不馴的維多莉亞,卻在即將辦理正式領養手續之時闖下滔天大禍,毀掉了即將獲得的家庭幸福……這是一個充滿愛與母愛的故事,作者在裡面藏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祕密,靠著無數的花語和暖暖的寬容之心,慢慢療愈一顆不懂愛也不知如何去愛的心。

經由伊莉莎白對花語的教導,再加上維多莉亞對花語的敏銳度,使她成為優秀的花藝師,藉由花束包裝及婚禮佈置,為大家創造幸福。例如:她為久未見到孫女燦爛笑容,而想博得16歲孫女一笑的老爺爺挑選白玫瑰及鈴蘭做為生日禮物,是因為鈴蘭的花語──快樂重現;之後又為老爺爺挑選一些能讓太太開心的花,他想念她以前的笑聲,於是維多莉亞「把像緞帶一樣緊緊包住蜘蛛菊底部,並利用插花用的細鋼絲將之固定,讓層層放射的菊花周圍散開一圈長春花。整體的效果很像燦爛眩目的煙火。」讓代表「溫柔的回憶」的長春花替老爺爺說出心裡的話。>>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本很適合親子共讀的人生哲學小書,小編覺得故事中的小艾多很幸福,每當他遇到難解的問題及困惑時,他的一雙父母總會適時的給他最好的支持。即使有時候父母的意見不一,但也總是站在小艾多的身邊,從旁指引他,無論是人際關係、如何看待一件事情、或是與異性相處……而不是讓他茫然的面對未知,進而啟發小艾多自由開放的心靈。

小艾多的爸爸艾多是精神科醫師,他很為爸爸感到驕傲,因為爸爸臉上的表情永遠都很平靜,好像是全世界最強的人,從來都不需要感到緊張一樣;媽媽名叫克拉拉,他覺得自己擁有個全世界最棒的媽媽,他會告訴她學校裡今天發生什麼事,而媽媽永遠都是忠實的聽眾。然而小艾多並不是一直很快樂,他也開始有自己的煩惱及問題,於是他把人生中體驗到的每一課,都寫在一本隨身小本子上……

我們都知道小時候的教育,對長大後的人格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小編相信,像小艾多這樣的人,長大後一定是一個懂得體貼他人以及優秀的人,因為他從小就學習到父母灌輸給他的許多正確觀念──

在學校裡,小艾多有一個好朋友基勇,基勇成績不好,所以他偶爾會幫助基勇作弊,然而他的父母會讓他知道「人生中絕對不能作弊」;小艾多的媽媽某個周六帶他去了動物園,但卻不巧遇上了大雨,他原本很不開心,然而等雨停了,發現人走了很多,他們反而可以更隨心所欲的逛,媽媽教會了他「人生當中,永遠都要懂得看見事情樂觀的一面」;基勇雖然成績比小艾多差,但足球卻踢得很好,某天比賽,小艾多發生沒踢中球的糗樣,連基勇也跟著大家一起嘲笑他,然而父母卻要他學習寬恕,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應對不好的時候,即便是朋友也一樣」……小艾多每天睡覺前會將這些從父母口中學習到的隻字片語寫下來,他的心得感想有時很好笑,有時又很有哲理,讓小編覺得既可愛又受用。>>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為什麼要結束這段戀情?」「坦白說,我自己也不曉得。當時只覺得我應該那麼做;我知道自己不能嫁給他。」這是《真愛以前,先分手》中女主角和心理醫師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一種熟悉感?這樣的對話似乎也曾出現在你我的生活裡?

《真愛以前,先分手》以「愛」為主架構,寫出一位都會單身女子在愛情、親情及工作間所面臨的掙扎與選擇。二十九歲的紐約曼哈頓區律師愛蜜莉.哈斯比,在男友即將求婚之際,卻先開口提出分手,結束了兩人之間的美好戀情。對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她連對閨中密友傑絲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包覆在她獨立外表下的內心深處,愛蜜莉知道自己提出分手,問題不是出在男友,而是出在她自己。這還不是最糟的,結束了戀情,又被上司性騷擾,憤而離開待遇優渥的工作,再加上獲知與她很親近的祖父傑克被診斷出得了阿茲海默症,一切的一切讓她心情低落到了極點,她該如何突破自我的困境呢?

不知為何?小編在閱讀這本書時,腦中不時浮現「愛的保存期限有多久?」這句話。

愛的保存期限有多久?對愛蜜莉而言,母親早逝,與未同住在一起的父親感情又似乎很遙遠(父女倆都是不會表達自己感情的人),而祖父的健康卻每下愈況,雖然有兩、三位好友,但大多時她必須獨自應付一切事情。她一再憶起在她青少年時逝去的亡母,思念的心緒讓她深深感覺到世間的愛無法存留到永久。

愛的保存期限有多久?對愛蜜莉的好友凱特而言,「理論上,我們很好,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都是假的,我們兩個人是在演戲。」「……我以為我們外表看起來登對,表現的也像一對,我們就是真正的一對,可是我們不是……」這些是凱特在結婚前的醒悟,你和一個男人(或女人)在表面上看起來有許多共同的地方,那個人具備了你覺得重要的特質,那麼你們就應該結婚嗎?在愛情的戲碼裡,答案似乎不見得是肯定的。>>看更多就點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編第一次接觸約翰.波恩這位作家的作品是《穿條紋衣的男孩》,透過一個九歲男孩的純淨之眼回顧納粹屠殺猶太人歷史,讀來令人惻然。而在《諾亞的魔幻旅程》中,作者再度以小男孩天真無邪的角度切入,細說一個面對人生的美好與殘酷的成長故事,同樣在小編心中掀起漣漪,不僅窺見成長的美好與代價,也更堅信「有些人、有些事即使失去了,也永不會被遺忘」。

八歲的諾亞在一個無人知曉的清晨悄悄地離家了,並展開他的魔幻旅程──在第一個村莊偷摘會說話顫抖的蘋果樹;在第二個村莊被認定是偷摘蘋果、導致蘋果樹被送往醫院急救的危險人物,而差點被逮;逃往第三個村莊進到一棟形狀古怪的房屋,卻在此遇上一位玩具工匠老人,他為諾亞說了一個關於冒險及等待的故事,隨著故事的開展,兩人的人生也逐漸有了神奇的轉變……

有如愛麗絲歷險記,這個故事一開始就吸引著小編的視線,諾亞離家後所遇見的人事物,真是有趣極了。不僅蘋果樹會說話,當諾亞要偷摘它的蘋果時,它會懇求道「不,拜託,別那麼做,我求你,千萬不要……」路途中遇到的臘腸狗和驢子,更是熱心助人,只不過總是吃不飽的驢子,最愛逢人就問「你有甜點吧?」進到古怪房屋之後,所以物品更是活靈活現──門會跑來跑去,怠忽職守時還會道歉說「我只顧著和時鐘聊天,忘了時間,亞歷山大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下來。」一隻看似沒有生命的木頭老鼠站立在角落,可是,當諾亞一接觸到它的目光,它立刻跳了起來,吃驚地尖叫一聲,然後跑到店中央一隻木頭長頸鹿的腿間去躲藏……十足充滿童趣與詼諧,讀著讀者總會忍不住會心一笑。

然而在充滿童趣的字裡行間,卻又處處透露著哀傷與感嘆,關於「生命的真相」「成長的代價」「珍惜當下」「愛要及時」……等等,才是作者真正想要傳遞給讀者的省思。>>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本書,有著萌少女的漫畫式封面、年輕人揮汗逐夢的熱情與感動,外加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的思想精華,這樣歧異且奇異的組合,卻在2009年底一上市就掀起大話題,出版社始料未及地緊急再版,且話題持續一年半仍熱度不減。從小學生到上班族大家都在讀、都在談論,都在想自己是書中的哪個角色,因而締造了狂銷268萬冊,甚至有過每5秒賣出一本的驚人紀錄。

過關!變身小說家

《如果高校棒球女子經理讀了彼得‧杜拉克》(新經典文化)這本書的作者岩崎夏海,原本是個喜歡創作的演藝圈幕後工作者。他想當小說家,可過程一點都不順利;「被退件,是家常便飯。」岩崎自嘲地說。但儘管如此,他不放棄,總想著有一天,要讓當初拒絕他的出版社刮目相看。

提起當初如何讀到杜拉克的書,他透露出自己的「幸運」。很多人是為了工作而必須把《管理》找來讀,他可能有一群難搞定的員工;或是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期許自己有一天能當上主管。然而,岩崎卻是為了要「打怪」。他說:「2005年當時很紅的線上遊戲『太空戰士』,有一關必須要一群玩家合力才能擊敗怪獸而破關。但隊友都只是線上的泛泛之交,其實並不認識,很難真的同心協力合作破關,結果就一直卡在那裡無法晉級。有一次,我意外地在某個玩家的心得裡看到他引用彼得.杜拉克的名言,說如何應用這些名言而破關。當下覺得真是太神奇了,就衝去書店把書買回家了。」

沒想到一讀才發現這內容跟線上遊戲一點關係也沒有;更沒想到的是,第一次接觸管理學的岩崎夏海竟然讀得感動落淚。「彼得.杜拉克的管理學寫得非常精采,我把他的創作視為藝術品。我雖無法寫出如此出色的作品,但我也許能寫一本讓大家好好欣賞這個藝術品的指南書。」>>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編有時在看了媒體報導的社會刑案後,內心常一面倒的偏袒被害者,當然,人都有保護弱者的心態,但殊不知加害者是否也有苦難言?在看了《罪行》後,深深覺得罪行背後真的有許多我們不會知道的隱藏故事,甚至犯罪者的動機有時也頗令人同情。何為正義?何為人性?頗令人玩味啊!

《罪行》這本書的作者費迪南.馮.席拉赫,是在德國慕尼黑專司刑事案件的執業律師,職業至今已有超過七百件刑案的辯護經驗。他在本書中像說故事般講述了11個真實案例──「費納醫師」敘述老好人費納的殺妻案;「大提琴」中姊姊知道自己承受不了弟弟的病痛與折磨,親手抱著弟弟結束他的生命,後來遭到法院羈押在監獄中時,亦結束自己原本即將成為大提琴家的一生;「夏日時光」是一則為了幫男友還債而去賣淫的故事,女孩最後卻頭破血流陳屍飯店,兇手是誰卻是個大謎團……有的似人性試煉、有的像CSI劇情,還有的彷彿在考驗法官大人的正義之心是否有偏頗,每一個故事都很精彩!

作者說:「在書中幾個故事裡,讓我最感動的是那個殺死他弟弟女孩(指「大提琴」那個故事),一方面因為那是一個很悲哀的故事,另一方面是因為我沒能幫上她的忙……」。

而小編最喜歡的是「費納醫師」這個溫暖的故事。費納是一位將自己的心理禁錮在對妻子誓言中的人,但他得到的卻是飽受婚姻中語言暴力的傷害,在隱忍多年後,七十二歲的費納最終卻用斧頭劈了曾許諾照顧一生的妻子。有趣的是,在法庭上每位證人都為費納叫屈。後來費納被判刑三年,他可以以開放方式服刑,亦即白天可自由活動,但必須回到拘留所過夜,而前提是有正當職業。於是早已從醫界退休的費納,白天在自家庭園種蘋果販售。四個月後作者收到一箱大蘋果,內附紙條寫著:「今年的蘋果很好。費納。」>>看更多就點我

suwen0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